(相关资料图)
根据我的理解这是不会增加多少养老金的,所以没有什么影响。在机关单位有一个不成文的传统,就是公务员即将退休时,过去是提升一级待遇,现在实行了职务职级并行管理制度以后,便在退休前晋升一个职级,但由于是在退休当月晋升的,这对公务员退休后的养老金待遇几乎没有影响。
如果按照老制度办理退休的公务员,养老金是按照国发(1978)104号文件的规定来计算的,即按照退休前一个月基本工资和工龄的比例来计算。如果在退休前一个月晋升职务或是职级,退休当月的职务工资、岗位工资、补贴津贴都会调整,所以退休当月的工资会增加,由于计发养老金的基数提高了,所以退休后的养老金也会提高。
机关从2014年10月开始缴纳养老保险以后,养老金是按照缴费基数、缴费年限、个人账户余额、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等来综合计算的。在退休当月提升了职级,几乎享受不到职级提升后的工资待遇。因为按照规定,退休当月的工资是由原单位计发,退休当月办理退休后,第二个月的就要开始领取养老金。
即使退休的当月要按照职级晋升后的工资的待遇发放工资,每提升一个职级,比如从三级主任科员提升到二级主任科员,虽然由副科待遇变成了正科待遇,但当月增加的工资也就是一两百元钱,当月的缴费基数也就是增加一两百元,对养老金和职业年金的影响就是几元钱,几乎没有任何影响。
公务员的待遇分为工作待遇、生活待遇和经济待遇三个方面。从工作待遇来说,比如办公室调整为为独立的办公室,但是当月要退休了,也不一定会调整,调整了自己搬进去屁股还没有坐热就要离开了,这没有什么意思。
生活待遇,主要是指补贴、津贴和工作人员的配备。但退休当月才晋升,生活待遇最多就是多拿一个月相应的职级的补贴,工作人员配备达不到相应的级别,一般是不会配备工作人员的,公务员最高的职级就是一级巡视员,正厅级干部退休是不会配备工作人员的。
经济待遇在职时只能享受一个月的待遇,这对养老金的计算不会发生大的变化。按照人社部发(2015)28号文件的规定精神,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中人在计算视同缴费指数时,要和自己在职时的职务、职级、专业技术职称、工作年限等挂钩。
但在计算视同缴费指数时,是按照公务员在视同缴费年限阶段的职务和职级来确定的,那时公务员是担任的什么职务,什么职级才会按照相应的职务和职级所占的视同缴费比例,来计算平均视同缴费指数。
但你在办理退休时,已经实际缴纳了养老保险,养老保险的缴费基数是按照自己的职务、职级产生的工资基数来作为缴费基数,而且按照新职级工资作为缴费基数的时间只有一个月。由于计算实际工资的缴费基数,不会对视同缴费指数产生影响,即使要按照新任的职级来计算视同缴费指数,但任职时间只有一个月,这几乎不会产生影响。
综上所述,公务员在退休的当月突击提升职级,对养老金是没有影响的。但能在退休的当月提升,精神安慰的因素大于实质因素。在养老保险制度实施以后,公务员按照职务、职级退休待遇,主要体现在缴费基数方面。退休后职务职级的待遇,主要体现在政治待遇方面,比如参加会议、看文件等。级别比较高的公务员还有生活待遇,对于级别的低的公务员没有什么用处。
关键词:
生活待遇
工作人员
养老保险